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1-06-19 10:05
盛夏嶺南,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“硬骨頭六連”營房前,一塊土褐色石頭上刻著一個遒勁有力的“硬”字,在陽光下分外奪目。
“硬骨頭六連”是一支傳承紅軍血脈、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,歷經抗日戰(zhàn)爭、解放戰(zhàn)爭、抗美援朝戰(zhàn)爭等洗禮,參加戰(zhàn)役戰(zhàn)斗161次,被授予“戰(zhàn)斗模范連”“硬骨頭六連”“英雄硬六連”等榮譽稱號,榮立一等功8次。
六連于1939年組建,隸屬于八路軍120師獨立第三支隊,時任支隊長是赫赫有名的紅軍將領賀炳炎。
說起“硬骨頭”的由來,還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。長征中,時任紅5師師長賀炳炎右臂6次受傷,必須截肢。當時沒有手術器材、麻醉藥,只好用木鋸鋸臂。時任紅二、六軍團總指揮的賀龍后來用手絹包起兩塊碎骨,以鼓舞官兵士氣:“看看,這就是共產黨員的骨頭……”
在六連,“硬骨頭”是連隊的代名詞,更是連隊的魂和根。多年來,連隊始終高擎“硬”字戰(zhàn)旗,砥礪前行。
連隊多次在團年度建制連比武中奪冠,數十個專業(yè)訓練課目創(chuàng)下所在師紀錄,幾十項訓練成果在集團軍推廣。軍隊規(guī)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后,六連移防到新駐地,訓練成績始終保持不變,數次在上級組織的比武考核中奪魁……
“‘硬骨頭精神’早已深深刻入六連官兵的靈魂?!绷B指導員馮杰說。
移防后,連隊增添了很多新裝備,新編制也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訓練模式。六連官兵快速“換腦”,實現華麗“轉身”——
開展訓法創(chuàng)新、戰(zhàn)法研練,將訓練課題劃分到班排,探索走出一專多能、多專多能訓練路子,實現全連85%以上官兵精通兩種以上主戰(zhàn)專業(yè);
積極發(fā)揚軍事民主,每逢完成大項任務、演習演練、比武考核他們就召集官兵分析訓練形勢,找不足、揭短板,提升訓練質效;
扎實開展“研究強敵、打贏強敵”活動,探索研練戰(zhàn)時快速集結、夜間車上車下協同等10余個新課題;
……
過去3年,連隊22人次參加集團軍以上比武競賽摘金奪銀,打破12項旅紀錄,先后獲集體一等功1次、集體和個人二等功8次,被共青團中央、全國青聯表彰為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”,被中央宣傳部授予“時代楷?!狈Q號。
從傳統(tǒng)步兵到裝甲步兵,從單一地面作戰(zhàn)到兩棲作戰(zhàn),六連成功轉型。
“六連的‘硬’,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、殺出來、拼出來的?!瘪T杰說,雖然連隊的武器裝備科技含量越來越高,但“敢打敢拼”的精神代代傳承,不斷砥礪官兵的勝戰(zhàn)之氣、血性之勇。
海上駕駛,是兩棲裝甲合成部隊的重難點課目。一次海訓中,正值臺風季,海況復雜,此時戰(zhàn)車下海安全風險大。
“這次海訓,我們申請打頭陣!”在全營訓練準備會上,六連官兵表態(tài)。
剛進駐海訓場,六連官兵就利用休息時間,勘察地形、分析海況,密密麻麻記了好幾頁紙。別人眼中的陌生環(huán)境,在他們眼里,已經很熟悉……
2019年8月,一場實兵對抗演練,六連擔任藍軍。戰(zhàn)斗呈膠著狀態(tài)時,連隊受領突襲重任,5人偵察小組悄然穿插至紅方指揮所附近。為了等待戰(zhàn)機,他們硬是在悶不通氣的地下工事內,頂著40多攝氏度高溫,潛伏了3個多小時,終于找到機會一招制敵,扭轉了戰(zhàn)斗態(tài)勢。
調整改革以來,六連官兵先后主動與海軍某支隊、空軍某旅、海防某大隊、武警某支隊等軍兵種開展聯學聯訓,參與探索攻關戰(zhàn)場信息共享、近距火力支援、聯合指揮通信等多種實戰(zhàn)課題,在聯演聯訓中效果明顯。
“不管時間怎么變、裝備怎么換、任務怎么改,六連對訓練的標準就是貼近實戰(zhàn),戰(zhàn)場需要什么,我們就練什么?!绷B連長趙松說。 (新華社廣州6月18日電)